2004年3月29日 李国敏 摘自:《科技日报》 作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热点和重点,制造业信息化在政府的推动、制造业企业对信息化的 需求和供应商市场竞争的多方作用下,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。目前,在全国46个示范城市中已 有近2000家企业全面启动了信息化试点示范工作,投资规模约为76.3亿元,约占制造行业整 体投入的46%,与前两年相比,信息化指数增幅达到了18%。
而政府对于电子政务的应用也从局部应用、网络化,向着服务电子化、互联互通、协同应 用发展。目前全国已建成3000多个政府网站,70%以上的地市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。 2003年的投资规模已达到了345亿元,比上年增长了15%。与此相关的信息安全、电子签章、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市场也相当活跃。
可以肯定地说,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。目前国家已初步完成了信息化建 设的总体战略布局,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加速推进,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也已进入了全面启动阶段。
就像建筑工程需要监理一样,信息化建设要成功实施,也必须实行第三方监理制度。这毋 庸置疑。可喜的是,作为国际上确保信息化项目质量和进度的一种通行惯例,信息化监理在中 国也在被逐渐地接受和应用,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然而,挑战接踵而来。如何引导信息化监理向着规范化、专业化、科学化的方向发展,如 何规范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及监理单位、监理工程师的资格认证和培训,加强对信息系统工程的 质量保障,建立包括监理标准和监理法规的监理体制刻不容缓。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 题。
另外,由于信息化工程所特有的知识高度密集、显现度低、可操作性差等特点,这也决定 了信息化监理无法实现现场监控。如何避免因此而产生的“监理黑洞”,如何减少给政府和企 业造成损失?这也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。
发现了难题所在,也就会有解决难题的希望。目前,已有不少专家、不少业内人士纷纷对 信息化监理提出了有益的建议。不难预料,随着信息化监理机制的逐渐健全,我国信息化建设 将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。 |